针对国际EPC合同中提出的质量要求,为达成EPC企业的质量方针、实现EPC项目的质量目标,满足业主的期望,EPC承包商应实施的EPC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 开展EPC项目质量策划
EPC项目质量策划是根据EPC项目内外部环境、EPC合同质量要求、EPC企业的质量方针,以及适用的强制性法规要求,制定EPC项目质量目标和计划,同时为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规定相关资源的配置。它为EPC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规划了路线图。
EPC项目质量策划应由项目质量经理牵头组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团队实施。策划应始于EPC项目投标阶段,因为作为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在其投标文件中包括为满足招标书要求而准备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同时,因为承包商需要在其投标报价中包括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费用,也需要在初步质量策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费用估算。尽管质量管理工作所需费用通常对于EPC项目合同总金额来说占比很小,但是对于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这笔费用并不是一个小数。而且,如果报价中没有考虑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所需费用,后续项目执行期间就会因多出这笔费用而减少EPC项目的毛利。亦或因没有相应的预算费用,导致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而无法防范和消除相应的质量风险。
在做EPC项目质量策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外部环境和项目特点因素,如项目业主、项目所在国、项目要求符合的标准、是否有业主工程师参与管理、项目技术难点、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来源、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所需资源的来源等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对质量策划方案及费用估算有非常大的影响。
2.制定EPC项目质量计划
EPC项目质量计划是为保证实现EPC项目交付成果质量要求所需活动、标准、工具和过程的描述,是具体EPC项目质量策划的结果及其细化与延伸,为EPC项目质量管理的顶层文件。EPC项目质量计划由EPC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支撑,并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由项目特殊程序补充。在与公司程序文件冲突的情况下,项目特殊程序优先。EPC项目质量计划涵盖合同授予,项目启动,工程设计,项目采购、制造与运输,现场施工与调试,直至移交到客户的所有阶段。
3. 设置EPC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EPC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为执行和完成EPC项目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工作而建立的临时性组织机构。如图2模化EPC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所示,EPC项目质量团队通常由EPC项目质量经理负责领导,对EPC项目经理和EPC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经理负责。团队成员组成除了包括EPC企业的长期雇员外,通常还包括项目制雇员及以分包服务合同方式雇佣的外部第三方检验人员。一般项目的质量经理应为EPC企业的长期雇员,以便指导和管理项目质量团队按照EPC企业的标准和体系完成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工作。
EPC项目质量团队通常又分为离岸团队(Offshore Team)和在岸团队(Onshore Team)。在岸团队是指负责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的团队,包括土建、安装、调试与试运行三个部分,通常是由现场项目质量经理领导,对现场施工经理和EPC项目质量经理负责。离岸团队一般在EPC企业总部负责工程设计和项目采购的质量工作,通常由EPC项目质量经理直接负责管理。
图2– 模化EPC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4.确定质量控制分级
质量控制分级的目的是为了在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原则下,优化质量管理投入,以获得满意的质量效果。因为作为EPC项目承包商在项目质量管理投入是有预算约束的,不可能是敞开花的。对于EPC承包商来说,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如何以最少的或可控的质量管理投入,获得满足要求的质量结果。而在EPC项目质量管理投入中,花费最大的部分是在质量控制部分的投入。通过多年的实践验证,EPC项目质量控制的投入同样符合帕累托定律(二八法则),即在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对EPC项目交付成果质量起重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其余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质量控制分级就是要把这一小部分起重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识别出来,重点管理和控制。
质量控制分级所依据的因素很多,包括制造项或施工项在EPC项目交付成果中的重要程度,出现质量问题的频次,质量出问题造成的损失多少等等。通常根据这些因素对EPC项目质量、成本和信誉的影响进行制造项或施工项的质量控制分级。质量控制分级可以1、2、3类标识,也可以A、B、C类标识。在确定了质量控制分级之后,可以针对不同的质量控制级别设置不同的检验方式,如驻厂检验、定期巡视检验、关键点检验、完工检验或验收等。其中,对高质量风险的可以采用驻厂检验或定期巡视检验的方式,对中等质量风险的可以采用定期巡视检验或关键点检验的方式,对低质量风险的可以仅采用完工检验或验收的方式。而检验方式的差异意味着投入检验人工时的差异,也就意味着质量管理投入的不同。
5.项目程序准备与审批
EPC项目团队在执行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时,除了引用适用EPC企业管理体系通用的标准之外,还需要针对EPC项目适用的技术标准和特殊要求准备项目专用的程序文件,并需要通过业主的审查与批准,以作为EPC项目执行的标准指导EPC项目的质量工作。这些标准主要包括:
(1) 特殊工艺程序
a.焊接控制程序,包括焊接技术管理、焊材管理、焊工考试评定、WPS、PQR等;
b.焊接检验程序,包括RT、UT、PAUT、PT、MT、ET、VT、人员鉴定程序等;
c.热处理程序
d.油漆涂装程序
(2) 详细施工程序与重件吊装程序
(3) 各种试验程序与验收程序
6.检验试验计划(ITP)的准备、审批与执行
在目前的实践中,ITP的准备大多由制造商或施工分包商在采购合同签订后负责准备,并提交审批,但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常常因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制造商或施工分包商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格式准备各自相应工作范围的ITP,经常在检验范围、标准依据上无法满足要求,提交审批时间一拖再拖,格式也是五花八门,是典型的以包代管方模式,完全体现不出EPC承包商的统一管理与责任。
对于有经验、有积累及有专业质量管理团队的EPC承包商,可以在采购招标前准备标准ITP,并将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由供应商或分包商根据其投标的工作范围进行具体化,再经过讨论和澄清后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此种做法将会大大缩短ITP的审批时间,也非常有利于后期采购合同执行期间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或者,如果EPC承包商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至少在采购合同文件中规定统一的ITP格式和要求,由供应商或分包商按照要求准备其工作范围的ITP,这样就避免了供应商或分包商按照自己经验和理解准备和提交千奇百怪的ITP。
对于供应商或分包商准备的ITP,EPC承包商在提交业主审查、批准前应进行仔细地审查,以确认其满足采购合同和EPC合同的要求。如果不进行实质性审查就提交业主审批的话,很可能不满足EPC合同要求,由此业主就知道EPC承包商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和控制作用,就会对EPC承包商施加压力,甚至是找麻烦,以便让EPC承包商负起责任来。对于业主审查ITP提出的意见也应仔细研究,合理的接纳修改,不合理的要讲清楚道理,说服业主收回。避免对业主的审查意见不管不问、照单全收,结果等到执行的时候才发现不适用或无法执行,徒增没必要的麻烦,影响项目的进度。
ITP批准后,EPC承包商除了自己要按照批准的ITP对制造和施工过程选定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和见证之外,还应按照业主选定的见证点及时通知业主参加见证,特别要避免因疏忽照成错过业主见证点而又无法安排重新见证的情况。如果遇到要求比较严的业主,错过见证点将会是非常难办的事情,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向业主解释和说明,以打消业主的疑虑。对于业主比较专业,或者聘请了业主工程师参加关键点见证的情况,如果供应商或分包商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不是很过硬, EPC承包商最好先进行见证。因为要是业主方见证时出现质量问题或不通过,业主可能会严重怀疑供应商或分包商,以及EPC承包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可能会带来后续的严查,同样会造成项目进度的拖延。
对于检验见证发现的质量问题处理上,EPC承包商要充分理解欧美体系的质量观念,即执行ITP中规定检验点的目的不仅仅是看见证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以关键点见证为基础对实物质量进行抽检,以评估供应商或分包商,以及EPC承包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7.质量放行与验收
在EPC项目执行过程中,质量放行与验收是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工厂制造的设备、材料,质量放行相对比较简单,对每个工厂的每一批次发货,在完成了相应ITP中所有的检验试验项目,关闭了所有的NCR和Punch List,以及检查确认EOMR(End of Manufacture Report)文件和运输文件满足要求后,EPC承包商或业主就可以签发质量放行单或放行证明了。
现场施工的验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现场施工包括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行等环节,各个环节构成了上序和下序的关系,并且经常会有众多的分包商参与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如果没有清晰、严格的质量验收程序环环把关,就会造成质量责任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使施工质量和进度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图– 现场质量验收过程
如图3现场质量验收过程所示,现场施工阶段的质量验收环节通常包括:
(1)现场设备材料质量验收
EPC承包商采购的设备材料或业主提供的设备材料运抵现场后,需要与土建或安装分包商或者业主共同进行质量验收,签署MCC(Material Clearance Certificate)证书。
(2)土建移交安装质量验收
分部工程的土建工作完成后移交安装时,需要组织土建和安装分包或业主完成质量验收,签署CTO(Civil Turn Over)证书。
(3)安装移交调试质量验收
设备、系统安装完成移交调试时,需要安排安装和调试分包或业主完成质量验收,签署ECC(Erection Clearance Certificate)证书。
(4)整个项目启动前质量验收
单体设备和系统完成调试工作,在移交整体项目启动调试及试运行前,需要安排安装、调试及整体启动
试运分包,以及业主进行质量验收,签署CCC(Commissioning Clearance Certificate)证书。
(5)整个项目临时移交质量验收
在整个项目完成试运、可靠性试验、性能试验,以及其它在EPC合同中规定的试验后,业主与EPC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进行质量验收,签署PAC(Provisional Acceptance Certificate)证书,整个项目进入质保期。
8.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对EPC项目而言,工程设计的质量某种程度上要比项目采购和工程施工的质量重要很多。因为工程设计是源头,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后面即使质量再好也是惘然。
EPC项目采购和施工两个部分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因为这两个部分的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项目采购质量管理的大部分是供应商在工厂的设备制造与检查、测试,其中一些大型设备因受运输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出厂时只能算是半成品,还需要在现场组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大部分是在现场的土建基础、房屋建造及设备组装、连接与检查、测试。两者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方式、方法、手段等具有非常多的共同性。但是,工程设计部分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却与项目采购和工程施工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的能力评估
工程设计分包商能力评估是首要的。因为经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做过相同或类似EPC项目的工程设计,质量问题通常会特别多,有些甚至是要命的。所以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始于其能力的评估。
(2)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
通常情况下,工程设计分包商都建立了书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但工程设计分包商是否在有效运行其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则应是评估的重点。
(3)工程设计输入审查确认
工程设计的开始和深入均有赖于外部数据的输入支持,包括来自于业主的原始数据、来自于地勘的调查数据及来自于设备供应商的设备设计数据等等。如果不能保证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后面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将会是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工程设计输入信息正确性的审查确认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4)工程设计计算审查确认
工程设计过程中有大量的计算,特别是在概念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如果这些计算不准确或错误,将会带来一系列后续的错误,因此审查确认工程设计算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计算准确,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
(5)工程设计图纸审查修改与批准管理
在国际EPC项目执行过程中,业主通常会聘请欧美的咨询工程师对工程设计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满足EPC合同约定的标准及一些特殊约定的要求。咨询工程师在图纸审查过程中会提出很多的修改意见,而且可能需要进行多轮次的审查修改。同时,工程设计分包商内部审查也涉及修改。为清晰地显示修改的内容和过程,国际上通行以图纸升版的方式来反映这一过程。采用图纸升版方式会造成最终批准的用于指导施工的图纸并不都是同一版次,如果没有有效的工程设计图纸审查修改与批准管理,就会造成非最终修改批准版本的图纸用于施工,那么用错图纸自然会出质量问题。
(6)特别注意国际标准、新设计、特殊技术要求
因国内工程设计人员多年习惯于中国标准和标准化设计,一旦EPC项目要求采用欧美标准,或者有特殊要求,以及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方法等,就容易出现错误或不符合。因此,在图纸审查过程中,需要特别给予关注。
9.EPC项目质量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EPC项目质量内部审核是EPC企业检查具体EPC项目执行是否符合EPC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对检查出的偏差监督EPC项目团队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采取纠正措施、检查纠正效果,以及据此推动企业内部持续改进的工作。EPC项目质量内部审核通常是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执行。而管理评审是EPC企业最高管理层对于重大EPC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审查和评估工作。管理评审可以质量内部审核发现的及EPC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为审查和评估基础。EPC项目质量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开展国际EPC业务企业持续改进的基础工作。
有效的质量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EPC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有效运行的体现。而现实中,国内企业大多对质量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体系的不完善及缺乏有效的运行。
粤ICP备11062762号-5
分享按钮